世界即时看!眨眼就能照相?哈佛从神经信号提取出图像,成果登Nature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位(ID:QbitAI),作者:克雷西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将肉眼直接用来“照相”,也许将成为可能……
(资料图)
哈佛团队推出的新模型能够分析神经信号,甚至从视觉皮层中直接提取影像。
相比于传统神经解析工具,这项成果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和连续性。
Nature的编辑也评价它“十分优雅”:
这款模型名叫CEBRA(发音同zebra),是将对比式学习与非线性独立分析相结合的产物。
一名团队成员表示,这个名字十分贴切,因为CEBRA可以把信息“条纹化”,就像斑马一样。
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中,CEBRA视频解析的准确率超过了95%。
团队还发现,CEBRA在跨越大鼠和小鼠两个物种时的表现具有一致性。
所以可以展望CEBRA在其他物种上的应用,说不定人眼摄像机也会成为可能。
论文通讯作者也表示,未来的目标是将CEBRA集成到脑机接口中:
本质上,CEBRA是一个神经信号解析模型。
所以它的技能不只有图像获取,只要和神经信号有关的事情,它都能做。
比如根据神经活动来预测肢体的运动行为。
还可以根据神经信号判断肢体活动是主动还是被动做出。
对比式非线性学习
行为或神经数据的降维压缩一直是神经信号识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。
研究团队将对比式学习引入非线性独立成分分析模型,提出了新的框架。
对比式学习是一种强大的自驱动学习方式,使用呈现对比关系的样本进行训练,以发现数据间的共性与个性。
用CEBRA的模型训练神经网络,可以得到一种编码器。
这种编码器则可以生成由动作或时间调控的低维嵌入空间。
具体而言,是通过将离散或连续的变量与时间相结合使数据对得到分布,然后再交由编码器处理。
CEBRA获取神经活动嵌入时同时使用用户定义(监督驱动、假设式)和只带有时间(自驱动、发现式)的标签。
这一过程中,CEBRA将行为及时间标签与神经信号一并优化,映射到低维嵌入空间。
根据数据集大小的不同,优化计算可以采用批量计算、随机梯度下降等不同方式。
优化后得到的低维嵌入既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,也可以在解码等下游工作中使用。
相比于传统的非线性降维方式,对比式训练无需生成模型,适用广泛性更强。
鲁棒性与实用性兼具
在事实信息重构的测试中,CEBRA的表现显著优于pi-VAE。
然后,团队又使用了一个海马数据集进行测试,该数据集被用来作为神经嵌入算法的基准。
在这一轮测试中,团队赋予了pi-VAE卷积网络加持,但最终结果仍是CEBRA更胜一筹。
鲁棒性方面,团队使用了代数拓扑学方法进行测试。
将CEBRA生成的低维嵌入投影到球面,团队发现了一个环形拓扑结构。
通过计算Eilenberg-MacLane坐标发现,CEBRA的环形拓扑结构与(真实)空间跨维度匹配。
至于跨个体甚至物种的表现,团队在训练时就使用了包含多种动物的数据集。
测试结果也表明,CEBRA生成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个体间和种间一致性。
与完全在未见过的个体上进行训练相比,CEBRA的结果错误更少、效率也更高。
实际应用中,团队在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。
他们让小鼠反复观看几段视频,并与小鼠视觉皮层的信号一并作为训练数据。
另有一些视频则用作测试数据,结果显示,CEBRA视频解析的准确率超过了95%,远高于其他模型。
论文地址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3-06031-6
项目主页:
https://github.com/AdaptiveMotorControlLab/CEBRA
(举报)
标签: